口碑家电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您当前位置:口碑家电 >> 资讯

晶体管专利75周年:开启硅与软件时代

发布时间 2025-10-06 13:37 -- 来源 证券之星 阅读量:11328   
【导读】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75年前,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的三位科学家终于拿到了他们的美国专利。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三电极半导体器件点燃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硅与软件的时代,这一时代至今仍在主导商业和人类社...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75 年前,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的三位科学家终于拿到了他们的美国专利。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三电极半导体器件点燃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硅与软件的时代,这一时代至今仍在主导商业和人类社会。

第一个可工作的晶体管于 1947 年问世,但直到 1950 年 10 月 3 日,约翰·巴丁、沃尔特·布拉顿(Walter Brattain)和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才获得了专利。该专利是针对一个“利用半导体材料的三电极电路元件”颁发的。晶体管对商业和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又过了几年才得以充分实现。

晶体管取代了笨重、易碎且耗电的电子管。尽管电子管在某些吉他放大器、发烧级音响系统和录音棚设备中依然存在,因为人们有时更喜欢它们“有机”的声音特性。我们也在一些军事、科学、微波/射频应用中仍能看到电子管,因为在这些场景下,晶体管可能容易受到辐射或其他干扰。当然,还有其他小众用途。

超越电子管:摩尔定律与集成电路的诞生

除了小型化,晶体管还带来了计算速度、能效和可靠性方面的巨大飞跃。更重要的是,它们成为集成电路和处理器的基础,在比单个电子管所占空间小得多的面积内,数十亿个晶体管可以可靠地运行。如今,拥有万亿级晶体管的处理器已指日可待。

1947 年:发明

1950 年:获得专利

1965 年:摩尔定律提出

2025 年:每颗芯片拥有数十亿晶体管

对于 PC 爱好者来说,晶体管最著名的轶事可能来自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我们谈论的当然是摩尔定律,这是这位开创性美国工程师提出的一个观察。摩尔最著名的预测是:“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将每两年翻一番,而成本增幅极小。”(该定律在 1975 年被修订为从一年改为两年翻一番)。

显然,在 1965 年摩尔定律提出之前,晶体管技术的惊人进步就预示着这样的推断是合理的。即使在今天,某些半导体公司、工程师和评论家仍然认为摩尔定律依然活跃且运行良好。您可以在上方的幻灯片中看到英特尔的立场。

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自晶体管获得专利以来,我们在计算和软件领域看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小型化和进步,极大地扩展了人类思维和机器的可能性。目前的科技世界正因那些认为自己可以制造拥有“心智”的机器——人工智能的公司而沸腾。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186期内容,欢迎关注。

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小号防走丢

求推荐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资讯
口碑家电-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 RSS订阅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口碑家电 版权所有

邮箱:jokerdeyouxiang@sina.com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