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一轮国企改革关键一年。近日,陕西省国资委发布消息称,年底前省属企业要力争完成改革70%以上主体任务。
同时,在企业集团管控能力建设、国企重组整合、市场化改革、国企上市和直接融资等方面进一步指明方向。
国有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顶梁柱”与“压舱石”。2023年上半年,仅陕西省属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658.7亿元,利润总额404.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6.67亿元。
此外,在国企改革深化过程中,陕西省产业规划调整、各地级市国资监管架构、市场化经营机制及企业上市融资等方面也引发诸多关注。
重组整合依然是2024年陕西国企改革重点方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23年,陕西对水利领域省属企业进行大手笔重组。其中陕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陕西省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渭河生态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开发有限公司5家水利领域省属企业整合,新设陕西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环保集团推进内部板块整合和业务重组,二级企业法人户数减少15%。
具体到地级市,咸阳市国资委整合重组8家供热企业,同质化企业整合进程加快。宝鸡市国资委整合并完成宝鸡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宝鸡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专业化经营公司组建。
在此基础上,陕西省国资委的消息显示,今年陕西省国资委将推动完成农业领域省属企业重组。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今年陕西将加大省属企业非主业退出清退力度。
具体来看,对退出不积极、进展缓慢的非主业资产,通过无偿划转、协议转让、资产置换等方式,进行专业化整合。推动省属企业内部开展主业优化工作,对长期不产生效益的亏损业务进行清理。
管理层面,陕西省属二级及以下企业新任经理层成员全部实行市场化公开选聘、各层级企业新任管理人员竞争上岗不低于50%、省属企业各层级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占比达到3%以上,真正实现“能上能下”。
资本市场方面,今年将接续推进上市公司提质增量专项行动,推动满足条件的企业完成上市申报,对上市后备企业做好培育工作。省属企业、国有上市公司积极开展资本运作,通过增发、发行债券、并购、资产注入等多种方式,扩大上市公司规模和市值。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秦川机床、兴化股份、宝色股份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实现直接融资28.6亿元。陕西能源、陕西华达完成首发上市,共募集资金79.26亿元。长安汇通高效运营国有资本,推动5家长安汇通持股企业与其他省属企业专业化整合,助力2家企业成功上市、5家企业进入上市冲刺阶段。
在陕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陕西省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今后三年陕西省国企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
其中明确提到,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继续推动省属企业之间重组,加快实施建筑、旅游、地质、机械等同类业务融合;
同时把推动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重中之重,引导企业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进行谋划,优化内部创新体制机制。
具体到企业层面,2023年底陕西交控科技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启动冲刺IPO。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背靠陕西省交通系统规模最大的国企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全国第八、陕西省最大的同类交通企业,陕西交控总资产5567亿元,养管公路里程629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682公里,占全省的90%。
正因此,该集团盈利能力十分强劲。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1至9月,实现营业收入427.21亿元,利润总额9.06亿元,同比增长50.12%。2023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70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17亿元。
陕西交控科技IPO是陕西省国资证券化的典型案例。此外,主营火力发电、煤炭产销的陕能股份成功上市;陕建集团重组延长化建,实现整体上市;延长石油整合陕天然气、法士特收购秦川机床等成功案例接连涌现。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省属企业中4家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15家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同时包括陕建集团、陕煤集团、西安旅游集团、陕西榆能集团等多个上述相关产业资产板块。
对陕西省国资而言,接下来省属企业间建筑、旅游、地质、机械等相关业务整合重组与科技类企业发展将成为改革重点。